不良信用记录:存在 “连三累六”(连续 3 个月逾期或累计 6 次逾期)、呆账(欠款长期未还且催收无果)、担保代偿(为他人担保后对方逾期,由自己代偿)等记录,会被判定为信用风险较高,大概率被拒;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有法院强制执行记录,几乎会被所有正规机构拒绝。
征信查询过度:短时间内频繁申请贷款、信用卡,导致征信报告上出现多条 “贷款审批”“信用卡审批” 查询记录,机构会认为申请人资金紧张、偿债能力存疑,从而拒贷。例如 1 天内申请 8 家平台,可能导致后续半年难以获批贷款。
机构需确认申请人有稳定还款能力,以下情况会被判定为能力不足:
收入不稳定或不达标:收入来源零散(如日结工资、多平台转账无固定收入方)、无法提供有效证明(如自由职业者未准备半年以上流水),或月收入低于机构要求(部分产品要求月收入不低于 3000 元),会被拒贷;收入申报与实际流水不符,如流水月均 9000 元却申报月收入 1 万元,会被判定为虚假信息,直接拒贷。
负债比例超标:现有负债(信用卡欠款、网贷、房贷等)占月收入比例过高,如信用卡使用额度超过总额度的 30%、网贷月供超过月收入的 20%,或总负债超过年收入的 50%,机构会认为还款压力过大,拒绝新增贷款。
材料是审核的重要依据,细节失误可能导致直接拒贷:
材料不全或有误:未提供核心材料(如身份证、收入证明、居住证明),或材料信息错误(如身份证号、手机号写错)、与过往申请信息不一致,会增加审核难度,甚至被判定为信息不实;材料格式不符合要求,如身份证照片拍反、未露出四角,银行卡非一类卡(二类卡限额会被拒),也会导致审核失败。
材料造假:通过 P 图修改账单日期、提交未盖章的工作证明或伪造劳动合同,一旦被大数据比对发现或人工核查识破,会被列入机构黑名单,短期内无法再次申请。